以下文章来源于实验老司机 ,作者高工
加冻存液混匀、放程序降温盒、丢进-80℃冰箱,最后再转液氮——这是细胞冻存的常规动作。
到了复苏细胞时,一分钟内融化这句话不断提醒着你。

做了这么多次冻存和复苏,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冻存时要“慢冻”、复苏时要“快融”?
1 为什么要“慢冻”?
因为细胞真的会被"冻死",我们先说“慢冻”。
标准做法是采用DMSO作为保护剂,按照每分钟降温1°C最终把细胞降至-80度,这个过程通常用异丙醇冻存盒或程序降温仪来实现。
为什么要这么慢?
因为细胞不是速冻饺子,饺子不需要复苏,饺子解冻以后只需要下锅,但细胞解冻以后还得是活的。

如果降温太快,细胞外的水已经结冰,但细胞内的水速度太慢还来不及渗出,就会被锁死在细胞内,形成大冰晶。这些冰晶会刺破细胞膜、损伤细胞器,细胞只好裂开了。
另外,由于冻结过程中是胞外溶液中的水先结冰,溶质外排,引起细胞电解质升高、渗透压改变、脱水及蛋白质变性等,也会对细胞再次造成沉重打击。
而“慢冻”就是给细胞足够的时间将胞内的水通过渗透作用排出,在胞外溶液结冰之前尽可能降低胞内的含水量,从而避免胞内水分结冰。
2 那为什么要“快融”?
那为什么一到复苏就画风突变,必须一分钟内“快融”?
因为冻存液里有DMSO和高浓度溶质。当细胞缓慢升温时,情况和冻存是反过来的:如果胞外的冰晶已经融化,胞内还冻得硬硬的,水分涌入细胞就又冻上了,冰晶变大,你的细胞还没来得及留下遗言就去世了。

此外,解冻的过程越长,细胞暴露在高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,也很容易挂掉。所以“快融”要求在一分钟内让细胞从内到外都均匀解冻。
所以,融化过程越快越彻底,细胞脱离危险就越快,存活率也越高。
3 紧跟标准操作走

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细胞冻存与复苏的标准流程:
冻存:要慢冻
细胞用冻存液重悬。放入异丙醇冻存盒或程序降温仪,-80°C冰箱放置过夜。第二天转入液氮长期保存。
复苏:快融
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后,立即放入37°C水浴,轻摇至完全融化后,立即转移到超净台,缓慢加入预热培养基,必要时离心去上清以去除DMSO。第二天换液。
严格遵守“慢冻快融”的原则,才能避免你的细胞在冬眠之路上死两次。
